心靈卜手章真言作品
噫!
圓陀陀,光灼灼,金晃晃,明亮亮,
三家解說是為一,為怕縱容施美意,
設謎字裡說陷阱,果真體會在這裡!
覺醒之路孤荒涼,風情秀麗獨嘆賞,
遙迢自在觀潮汐,任性晨昏稱遊俠。
真言佛學,覺者之路~
禪心密法,儒教道行~
極微塵剎,統包一切,
內中小我,無量大我,
社團言論~注意事項!
身口意滅~細細品味!
離生滅相,
離心緣相,
離一切識、一切相、
一切處無心!
是謂菩提心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88688857833268/permalink/845782478790568/
師父曾問我
假如
人生只能有一個願望
你要什麼
我毫不猶豫地回答
至今我仍為此
感到滿足與榮耀
聖觀世音自在菩薩,
修行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時,
照顯五蘊自性法性空,
度一切苦厄。
舍利子,
色不異於空,空不異於色;
於法性自性,即知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;
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
舍利子,
是一切法真實空性:
無相無不相、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滅。
是故空性中無色相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相;
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;
無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;
無眼識界,乃至無意識界;
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;
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;
無苦集滅道;
無智無得亦無失。
以無所得失故,
菩提薩埵依於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而自然安住故,
心無掛礙;
無掛礙故,無有恐怖,
超越一切顛倒,達到究竟涅槃彼岸。
三世一切諸佛亦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,
而自然安住於空樂明秘密三摩地,
自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
親證大圓滿正見。
是故住於般若波羅密多,
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;
能除一切諸苦,真實不虛。
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,即說咒曰:
嗡。嘎諦。嘎諦。
波羅嘎諦。波羅僧嘎諦。菩提野。梭哈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88688857833268/permalink/2326087304093404/
後漢沙門安世高 譯
為佛弟子,常於晝夜,至心誦念八大人覺:
第一覺悟:
世間無常;國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
虛偽無主,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,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
第二覺知:
多欲為苦;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,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
第三覺知:
心無厭足,唯得多求,增長罪惡;
菩薩不爾,常念知足,安貧守道,唯慧是業。
第四覺知:
懈怠墜落;常行精進,破煩惱惡,摧伏四魔,出陰界獄。
第五覺悟:
愚癡生死;菩薩常念,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
成就辯才,教化一切,悉以大樂。
第六覺知:
貧苦多怨,橫結惡緣;菩薩布施,等念怨親,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。
第七覺悟:
五欲過患;雖為俗人,不染世樂,常念三衣,瓦缽法器,
志願出家,守道清白,梵行高遠,慈悲一切。
第八覺知:
生死熾然,苦惱無量;發大乘心,普濟一切,
願代眾生,受無量苦,令諸眾生,畢竟大樂。
如此八事,乃是諸佛,菩薩大人,之所覺悟,
精進行道,慈悲修慧,乘法身船,至涅槃岸。復還生死,度脫眾生。
以前八事,開導一切,令諸眾生,覺生死苦,捨離五欲,修心聖道。
若佛弟子,誦此八事,於念念中,滅無量罪,
進趣菩提,速登正覺,永斷生死,常住快樂。
為佛弟子。常於晝夜。至心誦念八大人覺。
不論在家出家。但是歸依於佛。即為佛之弟子。
既為佛子。即應恆修此八種覺。
言常於晝夜者。明其功無間斷。
言至心者。明其親切真誠。
言誦念者。明其文義湻熟。記憶不忘也。(湻通淳)
第一覺悟。(一、入道之初門)
世間無常。國土危脆。四大苦空。五陰無我。
生滅變異。虛偽無主。心是惡源。形為罪藪。(藪,聚集)
如是觀察。漸離生死。
破我法執之前陳也。
先觀世間無常。國土危脆。如高岸為谷。深谷為陵等。則於依報無可貪著。
次以四大觀身。地水火風互相陵害。(陵通凌)
故有四百四病之苦。各無實性故。究竟皆空。
次以四陰觀心所謂受想行識。并此色身。共名五陰。
於中實無我及我所。但是生滅之法。剎那剎那遷變轉異。
不實故虛。非真故偽。遞相乘代故無主。則於正報無可貪著。
又此正報身心。不惟空愛惜之。於事無益。
而且一迷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。則心便為眾惡之源。
一迷四大為自身相。則形便為眾罪之藪。
倘不直下覷破。害安有極。(覷音去,看也)
若能如是觀察。則身心二執漸輕。即漸離生死之第一方便也。
第二覺知。(二、常修~少欲 覺)
多欲為苦。生死疲勞。從貪欲起。少欲無為。身心自在。
此既以第一覺降伏見惑。
次以第二覺降伏思惑也。(思,比較也)
思惑雖多。欲貪為首。能修少欲。則可以悟無為而得自在矣。
第三覺知。(三、知足、守道 覺)
心無厭足。惟得多求。增長罪惡。
菩薩不爾。常念知足。安貧守道。惟慧是業。
此既修少欲。復修知足。以專心於慧業也。
多欲不知足人。最能障慧。
今於少欲之中。又復知足。則慧業任運可進矣。
第四覺知。(四、常行~精進 覺)
懈怠墜落。常行精進。破煩惱惡。摧伏四魔。出陰界獄。
夫所謂少欲知足者。正欲省其精力以辦出要耳。
倘託言知足。而反坐在懈怠阬中。則墜落不淺矣。(阬同坑)
故必常行精進。以破見思煩惱。
煩惱之魔既破。則陰魔天魔死魔皆悉摧伏。而五陰十八界獄乃可出也。
第五覺悟。(五、多聞、智慧 覺)
愚癡生死。菩薩常念。
廣學多聞。增長智慧。成就辯才。教化一切。悉以大樂。
雖云精進。若不廣學多聞增長智慧。則成暗證之愆。(愆,罪過)
又
有聞無慧。如把火自燒。
有慧無聞。如執刀自割。
聞慧具足。方可自利利他。
第六覺知。(六、布施、平等 覺)
貧苦多怨。橫結惡緣。
菩薩布施。等念怨親。不念舊惡。不憎惡人。
雖有智慧而無福德。亦不可以自利利他。故須具行三檀也。(三檀,三布施)
知貧苦之多怨。而行布施。即財施也。
知怨親之平等。而不念不憎。即無畏施也。
法施已於上文明之。今以財及無畏。圓滿三檀耳。
第七覺悟。(七、出家、梵行 覺)
五欲過患。雖為俗人。不染世樂。常念三衣。瓦鉢法器。
志願出家。守道清白。梵行高遠。慈悲一切。
雖修智慧福德。若不永離居家五欲。終不可以紹隆僧寶。住持佛法。
當知三世諸佛。無有不示出家而成道者也。(出家,為出離,非剃度)
三衣、一安陀會。二優多羅僧。三僧伽梨也。(三衣,表現、樣貌)
(安陀會,貼身衣;優多羅僧,襯衣;僧伽梨,大衣外套)
然使身雖出家。
而不能守道清白。梵行高遠。慈悲一切。則為竊佛形儀。罪加一等。不可不知。
第八覺知。(八、大心、普濟 覺)
生死熾燃。苦惱無量。發大乘心。普濟一切。
願代眾生。受無量苦。令諸眾生。畢竟大樂。
雖復出家。
不發大乘普濟之心。則慈心不周。(大乘普濟,同理心也;慈,關愛)
不發代眾生苦之心。則悲心不切。(代眾生苦,改革心也;悲,大愛)
慈悲周切。方是紹佛家業之真子也。
如此八事。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。
精進行道。慈悲修慧。
乘法身船。至涅槃岸。
復還生死。度脫眾生。
以前八事。開導一切。
令諸眾生覺生死苦。捨離五欲。修心聖道。
若佛弟子誦此八事。於念念中。滅無量罪。進趣菩提。
速登正覺。永斷生死。常住快樂。
如此八事下十六字。結成名義。
精進行道下十六字。結成自覺功德。
法身船。指所悟性德。
涅槃岸。指修德所顯也。
復還生死下三十二字。結成覺他功德。
惟自覺。方能覺他也。
若佛弟子下三十二字。結成誦念功德。
能誦其文。必能精思其義。
能思其義。必能以此自覺覺他。
故能滅罪而斷生死苦。
趣覺而證常住樂也。
明天講課,就來談談~
『寶王三昧論』
念身不求無病,身無病則貪欲易生。
處世不求無難,世無難則驕奢必起。
究心不求無障,心無障則所學躐等。
立行不求無魔,行無魔則誓願不堅。
謀事不求易成,事易成則志存輕慢。
交情不求益吾,交益吾則虧損道義。
於人不求順適,人順適則心必自矜。
施德不求望報,德望報則意有所圖。
見利不求沾分,利沾分則癡心亦動。
被抑不求申明,抑申明則怨恨滋生。
問何謂『修行』 :
不錯,妳的觀念很好…
所謂的『修行』就是『自我』身心靈的提升,
是『自我』的升級、進化、淨化…
修行的工具,可以是信仰、宗教、藝術、音樂、舞蹈、
瑜伽、靜坐、武術、醫學、術數、法術…
其實妳想得的任何『事』『物』都可以變成修行…
寬鬆地說,包含上學進修、旅遊觀光、市集展覽,都能是修行,
但所有前提條件必須是『自願的』,或是『志願的』…
所以妳去倫敦,本身就是一種『修行』了…
其實更明白的說,其實修行就是日本的達人職人精神,
除了把『事』『物』做到好之外,
更在藉由投入的精神心血達到身心靈的平靜、合一…
但是大家電視電影看多了,
大多以為是投身宗教、練習法術、學習武功,
擺弄出一副道貌岸然的『工具』或『舉動』,
如電影畫面般的打坐比畫、禮拜儀軌等…
這些『工具』或『舉動』,
如果能讓修行者得到喜悅感與莊嚴值,
簡單講就是一種『儀式感』,那麼是可以沒問題的,
佛教密宗就是以此修行的…
日本與西藏是這套修行模式的大成者,
他們的宗教修行模式也根深蒂固在生活裡了…
但也因為這些根深蒂固的模式,
讓一般世人自以為『修行』的狹隘面相…
所以千萬要注意,如果非得這樣擺弄才能修行的話,
那麼這個修行本身就是一個大笑話…
其實更說明白了,世人的狹隘思想觀念,
更是造就了因應於『世俗身心靈產業』的『神棍』『邪師』,
其中更是不乏世界各大宗教團體…
至於你問妳的體質是適合修行的嗎?
答案是人人都能修行,
只有『觀念錯誤』和『無緣正知』的人,不能修行…
其實『觀念錯誤』和『無緣正知』就是一個問題…
一個人為何會『觀念錯誤』就是這個人『無緣正知』!
一個人的『無緣正知』勢必造成這個人『觀念錯誤』!
為什麼『觀念錯誤』『無緣正知』的人不能修行呢?
結論很簡單,一是迷信、二是被騙,
然後一輩子活在迷癡之中,可憐覺悟無期…
以佛教密宗的說詞而言,福慧雙修,
『福』(緣份)『慧』(覺性),缺一都是缺憾…
阿公有慧無福令人可惜,而我有福無慧更是扼腕…
世人狹隘愚昧不了密宗雙修圖騰與法義的真實意義,
一昧以為密宗僅為男女雙修之淫邪教派…
當然在社會案件中更不乏仁波切、大和尚、宗教人士等,
更以此假借雙修名義斂財騙色…
事實上在現在許多仁波切、大和尚連『修行的真義』都不懂…
一昧地以影視作品的方式,洗腦鼓吹修行…
不修還好,一修反而跳進火坑,更慘…
這也是我為什麼不直接回答妳問題,而是先問妳的見解是什麼的原因…
千萬記住,修行絕對是『自我的提升』,而非外來的給予…
真理長存、正法不滅!
凡是宣說『末法』,皆非『佛』所教授,附佛外道也~
《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》
佛告金剛手:
此非土聚,乃是殊妙大寶塔耳!
由諸眾生,業果劣故,隱蔽不現,由塔隱故,
如來全身,非可毀壞!?
豈有如來金剛藏身而可壞哉?!
我若滅度,後世末法逼迫之時,
若有眾生習行非法,應墮地獄,
不信三寶,不植善根,為是因緣佛法當隱....
~
是因為『眾生業果劣故』,而『無緣』親近於真理正信!
是因為『不信』『不植』,而『無法』認知於三寶之珍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8698heart/posts/1081297418672611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88688857833268/permalink/1457571770944966/
越來越清楚~『是什麼』在動!
是風動?是幡動?是心動?再『仔細』~想想吧!
原文:《六祖壇經‧行由品第一》
惠能至廣州法性寺,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。
時有風吃幡動,
一僧曰:「風動。」
一僧曰:「幡動。」議論不已。
惠能進曰:「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仁者心動。」
白話:
唐朝有一個和尚名叫惠能,有一次他到廣州法性寺去聽經,
入得寺門就看見全寺和尚都在靜心聽講。
忽然,一陣風來把佛像前面懸掛的幡吹動了。
座中兩個和尚見了就議論起來。
一個說:「你看,那幡在動。」
另一個說:「不對,那不是幡動,而是風動。」兩人爭論不休。
惠能聽了,便插嘴說:「不是風動,也不是幡動,而是你的心在動!」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351651921597475/permalink/422729344489732/
讀了快一個月!
剛好在今天讀完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八十華嚴之卷一~卷十(第一冊),
願以此讀書,作為心敬意~本師釋迦摩尼誕辰紀念日!
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,
我今見聞得受持,願解如來真實義!
武則天初閱《華嚴經》時,因體會佛法的高妙稀有,非常歡喜,
故有感而發,給這個大經題了一首開經偈,
這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開經偈:
http://big5.xuefo.net/nr/article11/111868.html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8698tw/posts/757466954287066
十天來最大的歡喜與收穫
是今晚暢談∼
華嚴經淨行品
善用其心!